從一家有著60年歷史的國有農機公司,到擁有50余家直營連鎖店和二級網點的民營農機連鎖企業;從單一銷售農業機械,到跨界經營汽車、工程機械,并向農業全產業鏈拓展;從銷售小型發動機,到建成國際、國內知名品牌旗艦店、專營店……
一路走來,江蘇利華農機連鎖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利華農機)付出了很多,但收獲更多。走進利華農機董事長侯敬忠的辦公室,看到其辦公桌上擺放的兩大摞《農業機械》雜志,記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,同時更多的還有感動。
記者似乎領悟了利華農機高質量發展的真諦,“為客戶創造價值,為社會創造財富,為員工創造未來”的核心價值觀是靈魂,“創一流企業,建百年老店”的愿景是燈塔。
同樣有著60余年歷史的《農業機械》雜志,是我國農機行業的權威專業期刊,與中國農機化事業同呼吸、共命運,與中國農機工業同發展、共進步,將“責任、創新、合作、實干”作為創業精神,為更好地服務于農機行業發展不斷前行,為打造百年品牌期刊而努力。
這,或許都是農機人的情懷,為了心中的夢想,默默付出,無怨無悔。
利華農機的嬗變
侯敬忠介紹,利華農機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的鹽城市農業機械有限公司,2009年改制為利華農機,目前主要經營農業機械、汽車和工程機械3大板塊產品及配套業務。憑借在農機流通領域60年的專業經驗積淀,以及先進的經營理念、靈活的運營機制,利華農機致力于建設完善的流通渠道,已在江蘇省內外建立50余家直營連鎖店和二級網點。
與此同時,利華農機先后設立了鹽城華匯農業機械有限公司、鹽城華運農機有限公司、鹽城市華強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等品牌專營公司,建設完成久保田農業機械品牌旗艦店、中國一拖東方紅品牌旗艦店、約翰迪爾品牌旗艦店,以及其他國內外知名品牌專營店。
為拓寬經營領域,同時培養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復合性人才,更好地服務廣大種田大戶、家庭農場、農機合作社,2012年,利華農機在宿遷市泗洪縣石集鄉組建了萬畝示范農場,成立江蘇華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主要從事優質水稻、小麥生產和雜交稻種子繁育,同時建成農機農藝復合人才培訓基地。
利華農機的農業機械板塊年銷售額近10億元,連續多年位居全國“農機流通百強企業”前列,已經成為農機流通領域一張亮麗的名片。“買農機、找利華”深刻詮釋了其在用戶心中的地位。
三個一流:產品、服務、信譽
一直以來,利華農機始終恪守“一流的產品、一流的服務、一流的信譽”的經營理念。
說起與久保田的合作,侯敬忠頗有感慨,“1998年久保田進入中國市場以后,我們就開始了合作,是久保田的第一批經銷商”。之所以選擇久保田,源于公司一直堅持的“精品、名牌”戰略,“有選擇性地經營,要做就做一流的產品,把這個產品做大、做強、做長久,這就是我們的指導思想”。
作為經銷商,所選擇產品本身的品質、性能、質量固然是第一位的,但用戶口碑的建立,是靠真正地急用戶所急、想用戶所想,踏踏實實干出來的,這就需要“專業、快捷、增值的服務”。利華農機將自己定義為“服務型”企業。
“我們的服務有3大特點”,侯敬忠解釋道。一是“全員”服務,公司的員工要么是為用戶服務的,要么是為服務的人員服務的;二是“全天候”服務,只要用戶有需求,服務人員就會第一時間響應;三是“真心”服務,認認真真去做,不搞形式主義。
為了將久保田品牌推廣得更好,鹽城華匯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組建了專業的銷售團隊、服務團隊、配件供應團隊等,業務流程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,后來率先在行業內建立了久保田品牌旗艦店,各項工作更是有了大的升華和提升。
以久保田品牌旗艦店為模板,利華農機又相繼建立了其他品牌的旗艦店,這在農機行業是為數不多的,而且也是開展比較早的“先行者”。“基于我們扎實的工作,即使在行業形勢很不好的近幾年,久保田產品的銷量也是穩步上升的,年銷售額達到2億元,擁有一大批忠實的用戶。”
鹽城是農業大市,更有20多家大型農場,這些農場所用的農業機械,80%以上都是利華農機銷售提供的,侯敬忠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“誠信”理念。做事業先做人,無論是對上游生產企業,還是對下游用戶,誠信最重要,承諾的就一定要做到,遇到事情換位思考,多替對方著想。
“經銷商與主機廠相互支持、強強聯合,結成水乳交融的戰略合作關系,才能相互成就,共同推進事業的發展;對于用戶,我們的目標是為其創造價值,提供解決方案,讓用戶購買農機以后實現盈利。” 侯敬忠對生產企業、經銷商、用戶的關系有深刻的解讀。
基于這種做大事的胸懷和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,利華農機在行業低谷期,一些知名品牌的產品銷量不降反升,為企業堅守住了“陣地”。“我們最大的優勢是穩健發展,另外,信心比黃金更重要,特別是在行業形勢不好時,信心尤其重要。要多看到積極的一面,從長遠考慮事情。
2020年年初,公司對行業發展有下行的預判,為了鼓勵員工干好工作,我們上調了員工的工資,這說明我們對農機行業發展充滿了信心,這個信心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強大動力。”侯敬忠如是說。
總結利華農機發展壯大的最重要經驗,侯敬忠認為是“以人為本”,人是第一位的,是企業最重要、最寶貴的資源。公司充分調動、發揮每個員工的積極性,將其安排在合適的崗位,并制定多項激勵措施。
另外,為員工創造愉悅、和諧、平等的工作環境,從來沒有主動辭退過員工,也很少有員工離職,“所以我們能夠長久發展,這也符合我們長遠發展的愿景:創一流企業,建百年老店”。
著眼農業發展大局,建百年老店
未來農業的發展,不再是單一領域、單一企業的單兵作戰,更需要集團作戰、跨界融合、資源共享,如農機農藝融合,高科技企業與傳統農機企業融合,經銷商與生產企業、用戶融合等。
在這方面,利華農機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,不僅做農機銷售,還向農業全產業鏈延伸,如農資銷售、報廢農機回收、二手機服務、農場經營、無人農場等。
隨著勞動力短缺、成本上升,誰來種地的問題需要破解,如何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?“我們認為智能化、信息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,要讓農民從田間操作機械轉移到辦公室遠程監測機械作業。” 侯敬忠說。
利華農機與高科技公司合作,開展了無人農場試驗示范工作,應用的精準農業技術包括無人自動駕駛技術、無人機自動噴施技術、智能灌溉系統、變量施藥(施肥)系統、產量監測系統、農田信息采集系統、農機遠程監控與調度系統等。
“我們做無人農場的目的,一方面是讓當地的種植大戶、家庭農場看到其減人、節本、增效的效果,向他們推廣無人農場相關技術及設備;另一方面,這種模式也要復制到利華農機的萬畝示范農場運營中。”侯敬忠對無人農場的發展前景非??春?。
他還建議,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應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,提高農民收益,從而使農民有更多的資金繼續投入到農業生產,形成良性生態循環。另外,農業各類人才的培養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根基,有高素質的人才投身農業事業,現代農業才會有更好的未來。
著眼農業發展大局,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,將來能成為什么,“未來決定現在”。已有60年歷史的利華農機(鹽城農機公司),又走上了新征程的起點,繼續為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、現代化做貢獻,為打造百年老店不懈努力。